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化学物质的使用日益增多,使人类赖以生存的水生生态系统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污染,而且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如人为投毒、自然灾害引起的水质突变,尤其是石油化工原料、产成品及有毒有害危险品的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对环境水体所造成的污染等。这就要求我们要快速地应对各种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尽量减少各种经济损失或社会影响,水质生物毒性检测的呼声越来越高。
几十年来,各种理化分析手段的灵敏度越来越高,大多数研究者都是关注单一污染物对生物体和生态系统的毒性效应,但是,环境中的生物体常常暴露于多组分污染物共存的混合体系中,而非简单的单一体系。混合物体系产生的毒性效应是所有组分污染物拮抗、叠加、协同或抑制作用的综合结果,即使混合物体系中的单一组分处于无毒性效应浓度时,该组分对混合物的总毒性效应仍有一定的贡献。因此,发展新的快速、准确评价各类污染物水质生物毒性的有效方法显得非常迫切和必要。
水质生物毒性测定与评价,一般用浮游生物、藻类和鱼类等水生生物,以其形态、运动性、生理代谢的变化或者死亡率做指标来评价环境污染物的毒性。这些方法一度成为评价环境污染的必需手段之一,但这些方法操作都比较繁琐,检测时间较长,检测费用较高,且结果不稳定,重复性差,使其难以推广应用,且不适于常规的检验,尤其是现场的应急监测。
针对传统水质生物毒性检测方法的不足,以及现场应急监测的需求,一些快速、简便且经济的现代检测方法逐步发展起来,如发光细菌毒性检测方法、化学发光毒性检测方法等。其中发光细菌因其独特的生理特性,与现代光电检测手段完美匹配的特点而备受关注。而化学发光水质生物毒性监测方法则是最新的毒性评价技术,弥补了细菌发光法在现场中使用的一些限制性,可在第一时间内对突发性事件或人为破坏引起的水源地及饮用水污染事件做出评估,越来越受到各个环境领域的关注。
本文网址:http://www.atpyq.com/hynews/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