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外常见的快速生物毒性分析仪大多都是建立在细菌发光法的原理上,一般有适用于实验室检测的有台式生物毒性检测仪和适用于现场使用的便携式生物毒性检测仪,其检测原理是在15℃温度下,以无毒参比溶液做对比,样品或其稀释溶液与Vibrio Fischeri(费氏弧菌)接触15min或30min或5min后,测量出实际样品对发光细菌的抑制率,水质的毒性水平以LID值(当抑制率降低到20%时样品的稀释倍数)、EC20或EC50值(造成20%或50%抑制率时样品的浓度)表示。
对于采用发光细菌方法的生物毒性检测仪来说,它们的主要特征有:
1.菌种:使用不同的菌种,水中毒物对其发光过程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若要使数据更有权威性及可比性,一般采用符合标准的菌种。目前国内常用的3种发光细菌为:明亮发光杆菌、费氏弧菌、青海弧菌。其中,明亮发光杆菌在GB/T15441-1995标准中所使用;费氏弧菌在国际的ISO11348标准中所使用;青海弧菌属于淡水菌,是在我国青海湖的鱼体内提取的一种可发光的菌种,目前这种菌在国内一般应用于饮用水中。
国内的生物毒性检测仪一般采用符合国标的明亮发光杆菌T3小种,也有采用青海弧菌的。国外的生物毒性检测仪基本都是采用符合ISO标准的费氏弧菌Vibrio Fischeri,也有个别采用鳆鱼发光杆菌,该菌灵敏度比较高,但是其复苏时间长达3小时,不利于现场快速检测的应用。
2.抗干扰能力:毒性测定是通过一个光度计测定样品的相对发光度,因此水样的颜色或浑浊度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很大的干扰,这也是所有生物毒性检测仪在实际水样测定中遇到的最大干扰。
3.检测速度:现场应用一般都要求生物毒性检测仪检测速度越快越好,由于使用的都是细菌发光法,因此操作流程基本一致。影响检测速度的就只有菌种的准备过程了。一般来说,菌种需要经过复苏和稀释过程,在所有菌种中,只有鳆鱼发光杆菌的复苏时间需要长达3小时,这对于现场的快速检测不利。
本文网址:http://www.atpyq.com/hynews/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