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污染物种类日趋多样的新形势下,传统的理化监测方法显现出诸多不足。虽然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水质检测项目已达100多项,但并未覆盖全部污染物,日常接触的化学品有4万~8万种都有可能出现在水体,单纯用化学监测技术手段进行水质检测并不能确保安全,因此开展水质生物毒性检测是对理化指标监测的重要补充。通过水质生物毒性检测和理化指标监测相结合,可以更加全面、有效监控我市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进一步保障市民用水安全。
现在常用的水质生物毒性检测原理是根据发光细菌在新陈代谢时发光强度的变化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国家海洋局《污水生物毒性监测技术规程 发光细菌急性毒性测试-费歇尔弧菌法》提到,样品毒性水平的表征方法采用检测结果中的15min发光抑制率H进行评价。根据H大小将毒性等级分为3级,相应等级分别为低度毒性风险、中度毒性风险、高度毒性风险。中科院土壤研究所制订的水质毒性分级标准中,根据相对发光率的大小将毒性等级分为低毒、中毒、重毒、高毒、剧毒5个等级。
发光细菌水质生物毒性检测方法在水环境中应用广泛,针对饮用水低毒的特点,发光细菌水质生物毒性检测应向更低检出限发展。霍尔德电子生产的水质生物毒性检测仪可对超过近3000种以上毒性化合物敏感的生物早期预警系统,样品制备后15分钟内得到结果,检测快速、可靠。
本文网址:http://www.atpyq.com/hynews/415.html